淺談資產評估機構新業務拓展的若干問題

淺談資產評估機構新業務拓展的若干問題

   作者:東洲評估董事、執委會主席蔣驍,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兼研究院副院長謝佳妮,新能源行業組項目負責人謝剛凱

   來源:《中國資產評估》2022年第8期

資產評估是現代高端服務業,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專業力量,是財政管理中的重要基礎工作。資產評估行業誕生三十余年,在服務國有資產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防范重大金融風險、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和行業自身的日趨成熟,如何拓展新業務,促進資產評估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形成評估機構差異化競爭優勢,越來越受到業內的關注。

2021年9月27日,中評協印發了《“十四五”時期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規劃》,將新業務拓展列入行業發展目標,指出要關注資產評估新的業務領域,組織開展創新型課題研究,形成高質量研究成果,為資產評估行業市場拓展提供支撐。2022年3月1日,中評協組織關于促進資產評估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座談會,與機構代表就除傳統評估業務之外的發展機會進行了頭腦風暴。業務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次被提高。

筆者及所在機構十多年前開始在新業務領域作為探路者,目前來看,新業務從業務來源、人員隊伍等方面已進入相對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階段,在新業務拓展方面積累了一些領悟和思考,特成此文。

一、新業務與傳統業務的區別

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1989年在國家人事部的主持下,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成立了資產評估中心,專門負責資產評估,并依法行使資產評估監管職能。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有企業改革浪潮興起,推動資產評估行業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資產評估行業長期以摸清家底、夯實資產、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目標,在涉及國資的企業改制、境內外上市、兼并購、破產清算、中外合資合作中扮演“守門人”的角色。1993年,《關于從事證券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資格認定的規定》(國資辦發[1993]12號)印發,標志著資產評估行業從“國資”步入“資本市場”服務領域,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成熟,市場對定價的需求增加,資產評估也成為其中的核心環節之一。服務于“國資”和“上市公司”兩大涉及公眾利益的產權變動交易,構成了資產評估行業傳統業務的基礎。

 

傳統的資產評估業務以“出報告”為核心交付,服務的價值多體現于程序性和鑒證性上。筆者認為,在這個框架下,應對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所做的調整,包括評估對象的拓展、評估方法的優化等,都還是傳統資產評估的業務范疇。拓展資產評估的新業務,要先突破這個框架。

 

根據筆者所在機構新業務拓展的實踐情況看,新業務與傳統業務比較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客戶需求更市場化,而非法定的程序性要求;二是更注重服務內容和專業意見本身對客戶的價值,淡化對報告的需求;三是對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更高。

二、新業務拓展的路徑

資產評估機構拓展新業務,筆者認為主要從幾方面考慮:

01 新業務拓展應圍繞資產定價能力進行

 

資產評估行業謀求新業務帶來新的增長點,并不意味著對傳統業務的拋棄和否定。資產評估機構及評估專業人員三十余年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所積累的資產定價能力和經驗、客戶的積累,是新業務拓展的基礎。所謂業務創新,即打破縱向的執業類別形成的固有市場劃分,從橫向的能力角度去挖掘市場機會。具體說來,就是從資產評估的執業流程中提取底層能力,如行業、財務、盡調、分析、評價、模型等能力,將其中某項能力強化,或將部分能力重組,以匹配新的市場需求。從這個角度看,資產評估機構可拓展的新業務方向至少包括以估值為核心的收并購咨詢、訴訟咨詢、小股東維權咨詢等。

02 新業務拓展應從評估機構自身的“基因” 出發

 

這里所指的“基因”,包括業務基礎、人員團隊、文化風格、組織模式、客戶結構、地理位置等。新業務開拓是評估機構對自身不斷進行深入“解剖”的過程,對自身特點的透徹理解,是業務創新的基礎。業務基礎分析,意味著了解資產評估機構具備什么樣的技能;人員團隊、組織結構、文化風格決定資產評估機構能否按照規劃實現目標;客戶結構、地理位置分析,意味著了解資產評估機構面臨什么樣的需求或潛在需求。

03 新業務拓展需考慮區域市場中的競爭因素

 

對機構而言,在新業務拓展中找到差異化的定位,能避免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潭;對整個資產評估行業而言,也能夠實現行業整體做大做強、百花齊放。換而言之,新業務拓展,要避免再次扎堆。競爭分析的經典模型包括波特五力模型、GE行業吸引力矩陣等。以GE行業吸引力矩陣為例,通過“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地位”兩個維度對特定的業務進行評分,評分決定該業務在矩陣中的位置,并由此來確定對該業務所應采取的策略,包括建立、保持、退出。市場吸引力的考慮因素主要有市場規模、成長率、定價趨勢、進入壁壘、可替代性、競爭強度、政策法規等;競爭地位的考慮因素主要有市場份額、品牌、相對價格地位、成本、技術研發、人員素質等,可以從前述第二點的分析中得出。

新業務對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新要求

新業務對評估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筆者看來,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01 思想理念的轉變

開拓、執行新業務,需要資產評估機構徹底轉變“報告思維”,從理念上把自己定義為“專業服務機構”,即追求為客戶解決實際問題,追求為客戶提供卓越品質的服務。

02 人才“選、育、用、留”的轉變

 

資產評估機構需要根據新業務重繪團隊人員畫像,并從選聘、培訓、激勵、晉升等方面做出相應調整。既要能夠為新業務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又要能夠保持傳統業務的延續性,逐步構建具有梯度的隊伍。

03 組織結構的轉變

 

資產評估機構需要從組織結構上調整,通過機制上的安排確保系統化、持續化的研究投入。目前,新業務拓展相對走在前面的機構采取的組織調整主要包括兩種模式:

首先是業務團隊專業化聚焦。對業務團隊進行行業劃分,根據資源情況選擇全面建立行業組,或選擇部分專業性強、發展活躍的行業建立行業組。以此通過組織架構上的劃分,推動評估人員進行專業化聚焦,建立針對行業客戶提供估值相關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的能力。筆者認為,對于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機構,包括投資管理、咨詢、審計、資產評估等,行業屬性將越來越被市場看重。能否與客戶進行同一層次的行業對話,將是專業服務機構最主要的競爭能力之一。

其次是配置研發專業團隊。具體形式上,包括設立研發部或建立專門的研發分支機構。研究方向上,往深看、往外看、往前看。往深看,即持續研討目前的評估方法、評估體系中仍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如何建立科學的市場法修正體系。往外看,即把關注點拓寬到資產評估之外的領域中,多關注宏觀經濟、中觀產業、會計領域、資本市場的發展變化,例如ESG問題的備受關注對資產評估意味著什么,會計師探討自建無形資產入表問題對資產評估意味著什么。往前看,即關注國外發達市場的估值理論、實務發展變化。另外,筆者認為,高校是為資產評估行業輸送新鮮血液的地方,也是業內機構推動學術研究的重要合作伙伴,應該鼓勵在行業內推廣產學研聯動。

04 作業模式的轉變

 

前文提到,拓展新業務不可拋棄傳統業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傳統業務成本、提高傳統業務效率,能給新業務的拓展“騰挪”更多資源。筆者認為,作業模式的轉變主要依靠業務流程再造和科技賦能。業務流程再造,是指對傳統業務的執業環節進行檢視,盡可能提供標準化操作指引,在可行范圍內最大程度降低評估人員、審核人員的判斷成本和溝通成本。科技賦能,是指更多地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目前已有的探索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減少評估人員的重復勞動,通過遠程方式完成部分資產核查,利用區塊鏈技術輔助函證程序等。

 

新業務對評估人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思想上和能力上。思想上,與對資產評估機構的要求一致,需要有走出舒適圈的意識。能力上,建議評估人員在執行傳統業務中,有意識地對自己進行刻意訓練,從“程序化”做業務往前走一步,理解項目的底層邏輯,針對幾個行業進行相對深入的研究和積累,在與券商、會計師、律師等的合作交流中拓寬專業知識邊界,關注資產評估行業的理論前沿,積極參與協會或公司發起的各類課題研究等。

以上是筆者對現階段資產評估行業新業務拓展的一些思索,供讀者參考,以期行業真正通過新業務的拓展,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中所含內容為一般性信息,不構成上海東洲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洲評估”)及其關聯機構的任何專業建議或服務。任何東洲評估及關聯機構均不對任何方因使用本微信文章所提供信息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如欲轉載東洲評估微信文章,請原文轉載,并注明來源,不得修改。如文章內容有改動,須在發布前獲得東洲評估的書面同意。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86)021-52402166

郵件:dz@dongzhou.com.cn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9:30-17: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云講座
云講座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色鬼|色欲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毛片